时间:2022-09-07 23:38:13 | 浏览:1738
工业是决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纵观过去五年,四会市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6年以来,四会新引进项目334个,总投资1256.56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40亿元、增加值613.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41.29亿元,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66.90亿元。
五年来,四会在厚植工业基础、深挖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强化创新引领和链式集群发展,为构建以铜材深加工、铝材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1511”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7月,四会十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广东金田铜业一期项目投产。
量质并举抓项目
“四会工业”立标杆
早在10年前,四会已基本形成以轻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金属加工产业在华南地区颇有名气。如今,四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期和珠三角核心区产业溢出效应期,围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精准招商,逐步构建起“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离不开土地要素的保障。去年年底,四会市一次性挂牌出让32宗近1500亩工业用地,为宝能鸿图、金田铜业二期、富士快捷电子、飞南金属三期、欧博化妆等28个产业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预计全部项目投产后可为四会市新增工业总产值约6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四会工业”。据了解,绝大部分项目有望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将为四会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前三季度,四会引进项目101个,设备计划投资额79.56亿元,新增开工项目72个、新增竣工项目61个,已开工项目平均投资额0.7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四会今年新引进10亿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9个,在全市的占比达到43%。从引进项目的数量、质量、项目落地建设情况来看,四会稳中有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新项目源源进驻的同时,本土企业的增资扩产也进一步带动产业价值链的“跃升”:行业“隐形冠军”同宇新材料在中高端覆铜板用特种树脂的研发生产上打破国外垄断,该企业今年将继续增资扩产以满足未来5G市场发展需求;四会富仕电子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实现了四会本土培育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广东四会互感器厂入选成为全省首批22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正探索将5G+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互感器智能测试系统标杆项目……去年以来,四会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继续增资扩产,为四会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动能。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四会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8.97亿元,占GDP比重达2.2%,高新科技企业数增加到104家。
瞄准更大的目标,四会将力争“十四五”中期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朝着“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目标奋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湾区投资洼地优势凸显
近1500多亩工业用地挂牌、近十个十亿单体制造业项目启动建设、竣工、投产,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四会不断优化营业环境,全面实现产业突围的缩影。
今年七月,广东金田铜业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可实现产值150亿元。二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达产后铜材加工能力将超过6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金田铜业,为肇庆打造金属加工产业千亿产业集群增添动能。
“项目建设进度能按计划进行,离不开四会市委、市政府和招商人员的全力帮助,四会高效的办事速度和人性化的服务使我们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双容双承诺”“预动工”等机制的推动下,金田铜业加快项目推进,项目由原来预计的2023年投产提前到2021年,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超400亿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这五年来,四会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湾区意识持续增强,制定落实“营商环境36条”措施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率先在肇庆市实现行政审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开办企业便利度与广州、深圳等地同属广东省第一梯队,产业投资项目通过“双容双承诺”实现“先建后验”直接落地,重点项目审批平均增速50%以上。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会还深入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活动,深入践行“一个模式、四种办法”,落实各项暖企政策,由专人专班全流程跟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引进-建设-投产闭环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好企业项目建设问题。奋力破解土地“生死门”,探索“五种办法”推进产业用地整理,近两年整理提升低效用地8500多亩,有关经验得到肇庆市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五年来,四会市顺利完成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各主导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大幅增强。
“四会党委、政府将牢固树立家园意识、担当意识、效益意识,聚焦聚力抓产业招商促高质量发展、强要素保障促项目落地,竭尽全力为项目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四会市委书记李伟忠说。
【南方+记者】杨慧荣
【通讯员】黎洪锋
【作者】 杨慧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工业是决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纵观过去五年,四会市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6年以来,四会新引进项目334个,总投资1256.56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11月20日,自贡市大安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大安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唐小华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五年,大安区张家坝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引领工业稳步转型,创成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
星马重工建筑类机械制造项目9月8日,在位于乐至县经开区的星马重工建筑类机械制造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建设。星马重工建筑类机械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每天至少有100名工人在现场施工。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刘虎 摄影报道通港大道上,作业人员正忙着进行市政管网的后续施工,主干道已经呼之欲出;“飞地园区”里,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声轰鸣,首个工业项目下月即将投产......5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四川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
邵阳是个奇怪的城市,两极分化严重,既有像邵东市一样在湖南名列前茅的县(县级市),也有像新宁、城步和绥宁一样的贫困县。其实说起邵阳经济总量最低的地方,邵阳市区应该数第一。邵阳有三个区,双清、大祥和北塔区。三个区的经济总量都少的可怜,拿2020
(2)7月调查失业率54%,环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环比恶化,销售/新开工恶化,施工/竣工/拿地环比改善但仍同比下降。
2022年收益统计:可转债总收益:2310元可转债库存:5今日获利:0元一、可转债打新1、申购建议无2、上市提醒⭐ 卡倍转债上市时间:今日上市价格:130 单签盈利300大洋停盘:涨停至下午2点57分复牌⭐ 贵燃转债上市时间:今日上市价格:
今天(7月14日)上午,嘉定区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季度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委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细化、部署和落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
青岛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加速蝶变以龙头项目为带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完备汽车产业生态前不久刚刚下线了第100万辆整车的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各司其职,异常忙碌。从最初投产时日产只有5台,到
”将产业从东莞转移到梅州兴宁的兴华玩具(广东)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正式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刘宇璋为“兴宁服务”“兴宁速度”点赞。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百万人口大县兴宁市,历史上又被称为。“从意向投资到正式投产,整个过程不到5个月。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召开经济分析会议,通报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主持会议,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兵等区领导,各镇(街、区)及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上半年,新会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
1月13日,贵港市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平南县共有19个项目开工、15个项目竣工,迎来项目建设“开门红”。日前,平南县获评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这是该县连续3年获得这一殊
石岐总部经济区规划图。资料图片 石岐总部经济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山的城市新中心。图为现场施工场景。王云 摄 作为中山城市原点和800多年香山文化之根,石岐区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交通条件优越。在上世纪80年代,石岐更是以威力
新年伊始,港北区喜讯频传:15家企业成功签约进驻西江科创园;42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87.22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成效可喜。这是港北区早抓快干一季度、稳中求进开好局带来的新气象。该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
广西扶贫网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联盟 ”为载体,统筹资源、创新经营方式、拓展发展渠道,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实现形式,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16年的421.18万元提升到2019年的1550.96万元,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