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0:32:47 | 浏览:654
从端州区睦岗街道办事处结束一天工作回家后,洪添利换上志愿者服,成为所在锦绣山河小区的“邻里红先锋”,开始了他“八小时外”的工作——上门为小区行动不便人员送上生活用品的同时,顺带派发创文资料。
疫情发生后,端州区细化城乡社区网格,统筹在职党员干部力量,以楼栋为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八小时外”先锋模范作用。洪添利主动向社区请缨,担任楼栋临时党支部书记兼楼长。
随着疫情趋缓,端州区借助防疫期间积累的好经验,依托防疫楼长队伍,拓展组建小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在所居住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服务圈”,打通社区治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许多像洪添利这样的楼长摇身一变,成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继续参与到社区治理服务中来。
星湖社区党员联合会人民调解党员队开展普法宣传
楼长“八小时外”显担当
社区战疫力量足
“我是4栋2单元住户,也是睦岗街道工作人员,希望能够担任楼栋临时党支部书记。”疫情最吃紧时,获悉招募楼长的信息后,洪添利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
每天下班回家后,洪添利组织党员和热心群众,对楼栋的100多户居民进行集中排查,开展测温和住户信息登记,并建起了楼栋微信群,每天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和社区的防疫通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疫情防控的信息传递至每家每户。
洪添利只是端州140多名楼长中的一员。疫情发生后,端州区已成立楼栋临时党支部140多个,同步组建服务队伍,队伍成员879名,带动近4000人参与居民楼栋联防联控工作,构建起“社区-小区-楼栋”的三级党建“防疫网”。
队伍按照“1+2+N”模式进行组建——将楼栋内全部党员(含在职党员)纳入临时党支部管理,从中择优指定1名临时党支部书记人选,作为带头人;由临时党支部书记担任楼栋长,物色1到2名时间相对充裕、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或群众担任副楼长,组建管理团队;楼栋全体党员冲锋在前、争当表率,发动楼栋热心居民群众共同参与防疫工作。
楼长们是疫情防控“排查员”,协助社区时刻掌握住户健康信息;是疫情防控“宣传员”,向住户宣传各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防护知识、答疑解惑;是疫情防控“服务员”,为居家隔离住户、困难群众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还是疫情防控“监督员”,督促小区物业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具体措施。
在楼栋临时党支部的带动影响下,热心居民也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欧建文是桥北社区党总支第二支部书记,他因地制宜地将自己所住楼栋附近几幢独栋居民楼联合起来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无物业”楼栋变成“有保护”的家园。在他的带动下,数十名热心居民也加入了“邻里红先锋”队伍,参与社区安排的各项防疫工作。
“如果只靠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好几天才能全面排查完居民健康信息。”黄岗街道嘉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勇聪表示,自社区成立了19个楼栋临时党支部后,疫情排查更加高效,大大减轻了社区防疫工作压力。“党员利用下班时间复查居民健康、从外地返肇人员等情况,了解动态信息,报告给社区。有的党员还会主动到防控值守点服务。”
洪添利上门为行动不便人员送上生活用品
小区“邻里红先锋”
实现基层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党员既然可以担起战疫重任,那也可以在未来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端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卫表示,尽管疫情还没结束,端州区委组织部已经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基层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要保证阵地不撤、队伍不退、服务不减。”
5月18日,端州区出台“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适时提出组建小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号召全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端州区早有先例。
因经营不善,物管公司近年撤出站北社区游泳池小区和西南小区等4个小区,获悉情况后,小区老党员自发组成自管小组,担起物管工作;2014年,龙马街小区成立居民业委会,党员在15名业委会委员中占了11人,他们成立义务巡逻队,自发修剪树枝,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星荷豪苑小区在肇庆率先成立小区党支部,帮助业主争取到102万元小区维修基金……
如今,端州区已经探索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三元共治”居民自治模式,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同时化解了“党员发挥作用难、居民小区管理难、热点难点问题解决难”的三难问题。
“组建‘邻里红先锋’,将在原来党员自发参与基础上,有组织地让小区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工作中来。”刘卫表示,这一做法打破了党员只服务组织关系所在地的局限,提升党员参与度,增强小区治理的力量。
“各楼栋党员资源分配可能存在不均,以社区为单位,又可能会弱化党员归属感,降低参与积极性。”刘卫表示,出于上述考虑,端州区组织部决定以小区为单位组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
方案提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要充当创文入户宣传员、活动策划参与者、小区管理监督员、联系群众勤务兵,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带头维护小区秩序,及时向社区及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5月19日,家住塘基头社区的退休党员李风兰就申请加入到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中来。“退休前我是一名医生,退休后我还是一名党员,还可以继续为小区居民的健康服务。”李风兰希望发挥所长,为小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我是工人出身,脏活难不倒我。”刚从忙碌的防疫工作抽身出来,景德路二技宿舍小区党员志愿者叶惠玲就加入志愿服务队,清理小区卫生死角,清除牛皮癣,协助小区开展创文工作。
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探索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群众“点单”、党员“报到”
从楼长到“邻里红先锋”,变的只是提法,不变的是端州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决心和工作方法。
作为肇庆中心城区,端州区今年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实现“小事不出邻里、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设立楼长、组建“邻里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同时,今年5月5日,端州区在星湖社区和出头社区同时开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试点工作。
该区在星湖社区成立“星湖红”党员联合会,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形式,建立起群众“点单”、党员“报到”、品牌“唱戏”的社会治理新机制。
“星湖红”党员联合会按照“1+8”模式组建——组建1个理事会,8支党员服务队伍,包括人民调解党员服务队、弘扬文化党员服务队、法律服务党员服务会、医疗保健党员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党员服务队、关爱老人党员服务队、阳光心理党员服务队和科普宣传党员服务队。
党员服务队在“八小时外”以“单位职工+在职居民”双重身份参与社区社会治理事项。目前,该党员联合会党员服务队分别打造了“以和为贵”、“文化之旅”、“法进社区”、“社区医生”、“第二课堂”、“情暖夕阳”、“快乐养心”以及“科普在社区”等党员服务项目,努力实现“一队一项目、服务有品牌”,满足社区居民各类服务需求。
“您看,大家都是邻居,遇到纠纷可以让我们上门调解,调解不成也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5月12日,星湖社区党员联合会人民调解党员队队长方文在星湖观澜小区门口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帮助解决邻里纠纷,化解矛盾。
湖滨派出所负责星湖社区治安管理工作。该所成立党员先锋队,推动社区党员警力下沉到群众中去,促进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去年,星湖社区和基小区加装电梯,一低层住户担心因影响采光而提出反对意见。社区党员民警马上联合居委会到现场沟通,晓之以理,最终得到该业主的理解。当年12月,和基小区电梯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会根据各社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刘卫表示,和星湖社区包括商场、老旧小区不同,出头小区主要由城中村组成,居住在里面的大多是原住民。“我们要结合出头的自然风貌、独特社情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居民主体作用,将其打造成‘村改居’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肇庆样式、端州样板。”
【记者】刘亮
【通讯员】邱雪芬 杜哲锋
【作者】 刘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